新闻热话/罗湖口岸退税点启用 设18柜位方便港人******
图:7月31日,深圳市罗湖口岸离境退税办理点正式启用,设有18个柜位。至此,深圳离境退税口岸达6个。/大公报记者石华摄
“叮咚!”伴随着支付宝的提示音,港人罗女士在罗湖口岸离境退税点,以支付宝扫码领取到退税款19.26元(人民币,下同),成为罗湖口岸离境退税点首个办理的旅客。罗女士表示,从在海关取号到办完验核手续,再到银行服务柜枱办理退税款项,全程用时仅10分钟,远超预期。
7月31日,深港客流量最大口岸罗湖口岸开通离境退税,设立18个柜位方便港人办理业务,成为全国离境退税业务办理窗口最多的口岸。至此,深圳离境退税口岸增至6个。\大公报记者 石华、李望贤深圳报道
大公报记者在现场看到,罗湖口岸离境退税办理点位于联检大楼三楼出境大厅,面积达400平米,办理大厅内共有18个柜位,其中10个海关验核柜位,8个退税代理机构广东华兴银行柜位,是全国离境退税业务办理窗口最多的口岸。
当天上午9时40分,港人罗女士携带在罗湖万象城购买的充电宝抵达办理大厅。海关人员仅用不到3分钟便完成验核手续,随后罗女士径直前往广东华兴银行服务柜枱,出示已提前在线填报资料生成的预约码,并选择通过支付宝接收退税款项。工作人员扫描确认支付宝收款二维码后,9时50分,罗女士手机响起到账提示音,全程耗时仅10分钟。
线上预约办理 可省时30%
“这是我第一次申请离境退税,花了200多元买了一个充电宝,退了19块多,过程比想像快多了,每个环节都很有效率。”罗女士表示,以往到深圳主要是买衣服或者品尝美食,但有离境退税优惠的话,消费意愿会提升,会考虑选购一些电子产品。
深圳市税务局第二税务分局副科长梁逸彦介绍,为了提高境外旅客退税的效率,深圳市税务局自6月27日起,上线了“自助退税小程序”,消费者到达现场后,出示预约二维码可快速办理退税,平均节约旅客等待时长约30%。“在选择退税方式上,7月份支付宝退税占比超过三成,未来我们会为境外旅客提供更多的渠道,包括微信电子退付渠道以及香港钱包等渠道,进一步便利境外旅客在线消费。”
据边检部门统计,2025年上半年,罗湖口岸出入境旅客超3370万人次,同比增长11.7%,占深圳全市比重25.9%,位居深圳全市第一、全国前列,为离境退税业务提供了庞大的客流基础。
为将巨大的境外旅客“流量”转为入境消费“增量”,深圳市财政会同商务、口岸办、海关、税务、边检、文广旅体和罗湖区,高标准、从快从实将罗湖口岸增设为离境退税口岸。
设粤语服务 “一单一包”验核
深圳海关所属罗湖海关副关长于向辉表示,针对罗湖口岸客流中70%为港客,并且有越来越多国外旅客来到境内旅游,离境退税需求越来越多,海关特别选派会粤语和外语的人才专门在窗口辅助工作人员办理。于向辉提醒旅客申报离境退税需准备有效通关证件和申请单,以及没有使用过的相关物品和发票,工作人员现场核对无误后就会进行签章,旅客凭有效签章文件到代理机构退税。
今年4月份,深圳推出离境退税“一单一包”便利化模式,即“一张退税申请单对应一个商品密封包”,在购物环节,商店使用标准密封袋对退税商品进行打包,并与退税申请单一一对应。在出境环节,海关查验密封袋完整性后,依规验放,提升验核效率,旅客等待时间能进一步缩短。
目前,深圳开通离境退税口岸包括宝安国际机场、蛇口邮轮母港、文锦渡口岸、福田口岸、深圳湾口岸以及罗湖口岸,成为全国离境退税口岸数量最多、类型最全城市。
深圳推“大胆资本” 鼓励科创容错******
图:深圳市近日发布“宽容失败”指引,明确科技创新领域九种情形可免责。图为去年深圳高交会上,人形机器人引人注目。\新华社
近日,深圳市印发科技创新“容错”工作指引,明确5项勤勉尽责条件、9种免责情形及调查认定程序,为科研人员划定了清晰的“容错”边界,鼓励科研单位和人员积极探索、勇于创新,营造鼓励创新、支持担当、宽容失败的良好社会氛围。
分析认为,此次发布的工作指引为“深圳十大观念”之一“鼓励创新,宽容失败”提供了系统化、可操作的制度保障。工作指引涵盖科研全链条,进一步体现出深圳让国有资本成为“耐心资本”、“大胆资本”的思路与决心。\大公报记者 毛丽娟深圳报道
在这份由深圳市科技创新局印发的《深圳市科技创新领域宽容失败履职尽责认定工作指引(试行)》(下称“工作指引”),明确适用于全市范围内财政资金资助的科技创新活动,适用对象包括深圳市事业单位(含高校、科研院所、卫生医疗机构等)、企业等单位及其具有科技管理职责以及从事科学技术研究或活动的人员。
履职尽责单位和个人 不予追责
工作指引明确了5项勤勉尽责条件、9项免责情形。其中,符合战略决策方向、符合科学民主决策程序、没有以权谋私、主动担当作为、主动纠错并及时挽回损失或消除不良影响的,可视为履行勤勉尽责义务;履行勤勉尽责义务后,但发生“里程碑式”“赛马式”项目(指在“揭榜挂帅”项目部署中,针对同一个榜单任务,经专家论证后,有两个以上牵头单位获得立项的,先进行平行立项,然后重点聚焦,最终优中选优的新型项目组织管理模式)未通过考核、因技术路线选择不当导致难以完成预定目标或因探索使用新机制、新方法、新模式、新技术导致的科研创新无法实施和难以完成等9种情形,经认定可免除相关责任。
工作指引明确,被认定为履职尽责的单位和个人,不予追究相关责任,不影响相关评价与考核,不影响再次申请财政资金支持的科技项目;在个人年度考核、评先评优、表彰奖励时不作负面评价;认定意见可作为单位接受审计、监督检查等工作的重要依据。
“当不改革什么都不会失去,改革你还要被追责并且承担责任的时候,没有人会去改革。”深圳大学“一带一路”研究院院长、资深教授陶一桃认为,好的制度应鼓励每个人都去创新并为社会创造财富,一个社会有多宽容,人的创造力就有多大,深圳的成功就在于拥有宽松、包容的制度环境。
此次深圳“容错”机制的搭建,既是制度的创新,也是创新生态的完善。
多地出台“容错”政策 允100%亏损
大公报记者梳理发现,随着创新进入“深水区”,今年以来,江苏、山东、海南、天津、广州等省市均出台了科技创新尽职免责相关政策。尤其国资创投领域,广州开发区(黄埔区)、深圳南山区等相继推出“顶格容错”,其中,广州开发区提出,在受托管理机构尽职尽责前提下,种子直投、天使直投单项目最高允许出现100%亏损;深圳南山区设立总规模5亿元人民币战略直投专项种子基金和天使基金,对经认定的人工智能、机器人、生物医药、低空经济等重点产业初创企业给予领投支持,基金内单个项目亦最高允许100%亏损。
如果说“耐心资本”是“长期陪跑者”,那么“大胆资本”便是“产业突破者”。2024年,深圳在全国首提“大胆资本”,则是以此让行业放下包袱、轻装上阵的有益尝试。而深圳此次发布的容错机制涵盖科研全链条,进一步体现出深圳更大胆的扶持力度。
“从提出‘投早投小’到做大深圳创投基金规模、管理人规模,再到首提‘大胆资本’等一系列的创新举动,充分显示了深圳积极改善创业投资环境的决心。”深圳创业投资同业公会会长、东方富海董事长、创始合伙人陈玮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