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清朗经营秩序 内地重手治“卷王”******
图:外卖价格大战,造成很多外卖员工作负担加重,收入却不高。图为一位外卖配送员在北京的高温天配送外卖。/新华社
众所周知,企业是社会经济的微观基础。企业间的良性竞争也构成了社会经济正向发展的重要前提。然而,一段时间以来,超常低价、超强负荷、超标配置等极端的“内卷式竞争”却在一些行业悄然成风。
这种恶性竞争不仅扰乱了正常的社会经济秩序,更给企业主增添了难以承受的负担,同时也以不可持续、品质走低等必然属性,影响着终端消费者的体验与生活。为此,国家有关部门及时出手,重拳整治外卖等“内卷重灾区”,集中约谈,明确规范,严禁倾销,严禁强制分摊补贴,还这些行业以清朗的经营秩序和竞争风气。
今年以来,整治“内卷式”竞争的政策导向明显呈升温态势。7月1日,中央财经委员会第六次会议召开,研究纵深推进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等问题。会议指出,要聚焦重点难点,依法依规治理企业低价无序竞争,引导企业提升产品品质,推动落后产能有序退出等。与此同时,多个部委亦召开会议强调治理低价无序竞争,显示出国家层面“反内卷”的坚定决心。
近年来,伴随网络经济的高速发展,外卖、跑腿、代买等业务逐渐火爆。随着更多资本、商家的进入,外卖行业竞争也日趋激烈,甚至被谑称为“行业卷王”。也恰恰因为外卖行业的严重内卷和失序状态,今年5月,官方重拳出手,国家五部门联合对京东、美团、饿了么等平台企业进行约谈,释放出严肃整治“反内卷”的重要信号。
多次约谈 构建共赢生态
国家市场监管总局明确要求:严禁低于成本价倾销、禁止强制商家分摊补贴、保障骑手权益,并强调构建“多方共赢生态”。值得注意的是,这已经是国家有关部门在两个多月时间里第二次约谈外卖行业巨头。有市场分析认为,此举也意在呼应10月即将实施的新《反不正当竞争法》。
7月15日,中国连锁经营协会也向相关企业发出倡议,呼吁各平台企业立即停止利用市场优势地位实施强制行为,严禁以“流量倾斜”“搜索降权”等手段变相强制商家参与价格补贴活动;严禁通过格式条款、算法规则强制商家承担超过合理比例的补贴份额;严禁实施“二选一”“独家合作”等排除、限制竞争的垄断行为。
业界呼吁加强食安管控
在多个部委重拳出击后,各地也纷纷行动起来,开始向外卖行业的“极度内卷”说不。比如,北京、湖北、陕西、青岛等省市行业协会就陆续发布倡议书,直指补贴战“严重违背国家反内卷政策”,呼吁平台取消强制摊派、设定补贴上限,转向食安管控与数字化赋能。
针对这波“反内卷”浪潮,商户与消费者纷纷拍手称快。北京一位餐饮企业加盟商对《大公报》说,“内卷就是一种恶性竞争,到最后不仅商家无利润,商品品质也无法保障,对消费者和我们而言无异于都是双输。”北京市民李小姐也对《大公报》说,“众所周知,极度内卷的结局就是小企业出局,大企业垄断,可能消费者能享受短期低价福利,但中期来看,必然是商品品质下降,而长期结果就是商品价格走高,埋单的仍然是消费者。”
中国人民大学重阳研究院合作研究部主任刘英对《大公报》说,行业过度内卷的本质就是一种无序竞争。而整治内卷的目的就是恢复良性的经营和竞争秩序,同时扶持优质产能,淘汰落后产能,而不是企业之间高烈度的排他性竞争。通过国家一系列的反内卷举措,各行业也定能最终回到提升产品品质、促进高质量发展的正确轨道上来。
外卖上演三国杀 引发内卷乱局
今年2月,京东以“0佣金+百亿补贴”切入外卖市场,推出“0元奶茶”“满25减21”等促销,单日订单峰值突破8000万单。随后,阿里系立即跟进500亿补贴,行业巨头美团也旋即加入战斗,行业单月补贴峰值达300亿元。一时间,外卖行业“三国杀”骤然风起,“内卷式竞争”的激烈程度甚至让广大消费者都为之瞠目。
然而,这些“大手笔”并未给外卖行业及消费者带来“服务升级”,相反倒是各种不断攀升的风险与隐患。随着即时零售价格“补贴大战”愈演愈烈,依赖资本力量的低价竞争不仅扰乱了公平竞争的市场秩序,更导致许多实体商家不堪重负,进而带来了商品品质缩水、服务标准下降、商家利润承压等一系列连锁反应,严重威胁行业可持续发展。
有业界分析即指出,外卖行业令人眼花缭乱的“内卷式竞争”,不断滋生出“价格大比拼”“补贴换流量”“赔本赚吆喝”等短视行为,不少或主动或被动卷入“价格战”的企业都因不堪重负而损害了自身商誉,甚至整个外卖行业都渐渐被拖入到“利润变少、品质变低、消费者流失”的危险边缘。
为此,中国连锁经营协会公开呼吁:联合抵制价格补贴“内卷式”竞争,推动行业回归价值竞争本源。该协会还表示,希望平台企业在APP主要页面显著位置持续公示算法规则与补贴机制,保障实体商家自主经营决策权和自主定价权。
各方协力 构建公平竞争环境
针对“内卷式竞争”的恶性现象,中国宏观经济研究院院长黄汉权撰文指出,内卷式竞争体现为低价无效无序竞争,不利于行业健康可持续和高质量发展。从根本上看,反内卷关键在于构建公平的竞争环境,其中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至关重要。
具体到外卖行业,中国人民大学重阳研究院合作研究部主任刘英对《大公报》说,面对资本无序扩张引致的外卖行业内卷乱象,应该在不同环节采取不同的应对举措。比如在最核心的食品安全和产品品质方面,运用法律规制严把质量关;而在配送和消费终端,更应该借助大数据算力,以此提升智能化和透明度,最终实现“消费有品质、商家有利润、行业共发展”的良性局面。
另有业界分析指出,外卖行业的健康发展,依靠的是平台、商户、骑手与消费者的协同努力。平台方面,应该摒弃“烧钱换流量”的旧思维,探索差异化竞争路径;中小商户也要逐渐摆脱“低价依赖症”,而应通过产品创新、服务升级建立核心竞争力;为了更好地保障骑手权益,外卖平台也应重新设计配送规则,尽量避免“以罚代管”;而广大消费者也应该回归理性,避免一味追逐“低价消费”。
大平台慷他人之慨 小商户薄利难支
当外卖行业巨头掀起内卷、激战正酣之时,大量的中小商户却难承其重、苦不堪言。在北京东城东直门街区的一家颇为火爆的炸鸡架店面前,老板于先生面无表情地忙碌着。在出货打包的间隙,他无奈地对《大公报》表示,“平台上承诺的满减活动,其实他们只承担一半,剩下的5元或10元,都是商家自己消化。像我们本来就本小利薄,参加这种优惠,就等于割肉,但要是不参加,订单也就跟我们说拜拜了。”
当中小企业“被迫参战”,甚至“沦为炮灰”的同时,行业内卷还带来了更多可怕的连锁反应。在安徽,当地消费者权益组织就调查发现:为迎合低价策略,部分商家以虚假宣传吸引流量。“线上精致如滤镜、线下脏乱如工地”的现象开始大量出现,甚至有商家伪造堂食资质入驻平台,引发了“劣币驱逐良币”的恶性现象。
在外卖产业链的另一端,低价竞争还倒逼平台“极限”压缩配送成本,骑手们被迫承受更高强度的工作。此前,京东外卖上线初期因运力不足导致订单超时,骑手就曾投诉“系统派单不公”“罚款加重”。尽管平台承诺为全职骑手缴纳社保,但兼职骑手的权益仍缺乏保障,行业用工矛盾仍然存在。
台胞世运会传火炬 “与马龙同场很激动”******
图:台湾青年林书任成为成都世运会唯一的台胞火炬手。
2025成都世界运动会于8月7日至17日举行,主办方日前在成都、德阳、眉山三个城市进行火炬传递,而扎根四川大凉山种橄榄树的台湾青年林书任获选为唯一的台胞火炬手。他日前向大公报记者表示,对于能够成为世运会的火炬手,感到很荣幸,而且还能与同为世运会火炬手的奥运冠军马龙同场。这份传递火炬的荣誉属于所有在大陆奋斗、为两岸交流融合贡献力量的台湾青年。他希望更多台湾青年举起属于他们的火炬,成为两岸融合发展的火炬手。\大公报记者 向芸成都报道
成都世运会火炬传递最近在成都、德阳、眉山三个城市进行,总里程11公里,共有120名火炬手参与其中。这也是世运会历史上首次火炬传递。当天,火种采集暨火炬传递启动仪式在四川德阳三星堆博物馆祭祀台广场举行,接着前往金沙遗址博物馆、成都大熊猫繁育研究基地、武侯祠、三苏祠、兴隆湖湿地公园等5个站点分段传递。在三星堆博物馆站,主办方安排唯一的台胞火炬手,扎根大凉山11年的林书任参与火炬传递。
做“功课”探寻火炬手意义
“我非常激动,这是荣誉,更是责任。”林书任说,4月下旬获知自己成为火炬手候选人,经过一系列推选流程后,直到活动前两天,才得知最终入选。他笑言,有点“受宠若惊”,“原以为我是台胞火炬手之一,没想到是唯一。”
正式成为成都世运会火炬手后,林书任专门去做了“功课”,懂得了作为一位火炬手的意义:有别于运动员在竞赛场上的拚搏追梦,火炬传递是赛会唯一一个可以邀请社会各界人士广泛参与和深度互动的领域,也可以传达团结、和平的意义。
更让林书任欣喜的是,他在三星堆博物馆传递火炬,这一站还有中国乒乓球史上首位男子“超级全满贯”得主马龙等火炬手。“我来到大陆后开始看乒乓球比赛,知道龙队是‘六边形战士’,没想到能够同场传递火炬,见到他很激动。”
之所以能成为世运会火炬手,林书任觉得可能是自己的经历比较有代表性。作为北大博士,他是经过专业学术培养的学者;作为台湾青年,他是推动两岸融合发展的生力军;作为乡青,他是扎根大陆乡村工作的青年。而这些身份集于一身,则源于他追随父亲的脚步。
大陆机遇丰富助台青年圆梦
林书任的父亲林春福早在1987年就来到大陆投资兴业,之后林书任对大陆心生向往,不仅前往北京大学国际关系学院攻读博士学位,还于2014年前往凉山州,与父亲一同在当地种植油橄榄树、生产橄榄油。
2011年,林春福非常看好大陆油橄榄产业,于是放弃在深圳的事业,来到四川大凉山,想种出中国乃至全世界最好的油橄榄树。2013年林书任前往北京大学国际关系学院攻读博士学位时,父亲已在四川凉山州冕宁县种下了600亩油橄榄树。
事后他才明白父亲此举并非仅仅出于商业考量。十多年前,冕宁县只是一个抬头看天、低头种粮的贫困县,大量青壮年外出打工,村落只剩老人和孩子留守。林书任父子的到来,悄然让这里发生了一些改变:十馀年来,他们在凉山州打造了2.5万馀亩高标准油橄榄基地,带动6800余户农户年收入增长3倍以上。
林书任的父亲曾对他说,“你要真正认识这个时代,就要到最基层。”在大陆的十馀年间,林书任从“台青”变成“乡青”,更深刻地领悟着这句话的意义。“从‘让一部分人先富起来’到‘先富带后富’,最终实现共同富裕,大陆全面打赢脱贫攻坚战,让每个人都能够过上更好的生活。”
在林书任看来,大陆的发展机会越来越多,正吸引着更多台商、台青、台企前来逐梦、圆梦。台湾在乡建乡创、社区营造等领域起步比较早,台湾青年很适合把这些经验带到大陆,共同参与到两岸融合发展的大潮中。“大陆有各项利好政策、有美丽的绿水青山、有广阔的市场机遇,既能够让台青实现自我价值和梦想,也有社会意义,何乐而不为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