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高端制胜/研“飞控大脑” 支撑逾万飞行器同时起降

(图1)

OpenAI再推开源模型 被讽“无效更新”******

  图:Meta创办人朱克伯格(左)和妻子普莉希拉.陈。\路透社

  当地时间8月5日,OpenAI宣布推出两款全新开源模型。这是自2019年发布GPT-2以来,OpenAI再次释出开源模型。外界认为,近年来中国AI公司如DeepSeek、阿里巴巴等在开放AI领域发展迅猛,Meta近期又以重金挖走多位OpenAI研究人员,再加上新一代模型GPT-5迟迟未能面世,面对各方种种压力,OpenAI不得不被迫转型。公司CEO阿尔特曼早前坦言,在是否开源的问题上,OpenAI站在了“历史错误的一边”。

  【大公报讯】OpenAI于8月5日推出两款开源模型,GPT-oss-120b和GPT-oss-20b,可在开源技术平台Hugging Face上免费下载。这也是OpenAI自2019年发布GPT-2以来,时隔6年再次释出开源模型。

  不过,由于新模型在性能上未有质的飞跃,此次释出的两个开源模型也被网友戏称是“挤牙膏式无效更新”。

  “AI幻觉”多 未公开训练数据

  根据科技媒体TechCrunch披露的技术数据,在多项测试中,GPT-oss-120b和GPT-oss-20b的表现均逊于OpenAI的o3和o4-mini模型。

  此外,这两款新模型回答问题时出现“AI幻觉”的比例分别高达49%和53%,是o1模型(16%)的三倍多,也高于o4-mini模型(36%)。

  虽然OpenAI并未透露用于训练新模型的数据,因此还未能达到完全“开源”的标准,但其自2022年发布聊天机器人ChatGPT并引发AI热潮以来,便对自家技术严格保密,此次发布开源模型可以说是一次巨大转变。

  当被问及“为什么突然又开源”时,OpenAI称是为了“加速前沿研究,促进创新,并推动在广泛应用场景下实现更安全、更透明的AI开发”。

  但外界认为,种种压力之下,OpenAI不得不作出改变。

  中国开源模型的爆发式发展很难不触动OpenAI以及硅谷的神经。今年年初,中国AI初创公司深度求索(DeepSeek)释出震撼硅谷的开源模型R1,此后大批中国模型走上开源之路。

  以阿里巴巴集团开发的AI模型Qwen为例,Qwen2.5去年在Hugging Face上的下载量甚至超过美科企巨头Meta旗下的Llama系列,成为全球下载量最多的开源模型。

  在美国国内,自6月以来,Meta创办人朱克伯格对OpenAI展开大规模挖角,迄今已聘用其中至少10人,加入自家AI研发团队“超级智能实验室”。

  中国开源AI领跑 美业界难追

  除外部压力,OpenAI自身也面临困境,其最新模型GPT-5已“难产”数月。为缓解外界焦虑,OpenAI只得一次次释出新产品。

  分析指出,全球科企在AI方面的竞争已趋白热化,美国公司在开源模型方面已落后于中国同业。

  全球知名AI基准测试机构Artificial Analysis发现,在排名前15的AI模型中,仅有5个为开源,且全部来自中国的AI公司。

  随着开源AI浪潮席卷全球,业界预估,到2030年,先进AI模型的平均开发成本预计下降40%,令更多小企业能够负担得起。

  8月4日,美国业界正式启动了一项名为“美国真正开源模型”(ATOM)的新计划,拟集中资源开发强大的AI开源模型。但有评论指出,这项计划虽然雄心勃勃,但仍存在人才缺失、协调不足和成本高昂等问题。

  (综合报道)

台知名主播辞职 拟做两岸交流节目******

  【大公报讯】据中通社报道:台湾知名电视台主持人翟翾于8月1日正式离职,她在直播中表示,这次离开并非因为自媒体经营有成,而是希望投入推动两岸交流的节目内容。“如果不做两岸交流的节目,可能会后悔。”

  翟翾透露,早在4月底她便前往大陆进行寻根之旅,试图透过自己家族的故事,让大家了解两岸就是一家人。不过她指出,相关行程却遭部分绿营媒体抹黑,误指她在当地发表不当言论。

  对于外界批评与舆论压力,翟翾表示,作为一位自由媒体人,她愿意正面回应,也不会因风波而退却。她认为,在当前社会气氛中,连寻根这类个人历史都可能被政治化,是令人忧心的现象,但她仍选择继续前行。她强调,两岸寻根交流是非常重要的事,因此8月将持续参与相关活动。

  谈及辞职决定时,翟翾说,自己没有选择退缩,也没有做出让祖先蒙羞的决定。她还说,这并非逃避,而是面对困境的勇敢选择,她希望透过行动,打破当前对两岸交流的封锁与误解,朝着更开放理解的方向迈进。

  据公开资料显示,翟翾祖籍河南孟州,曾担任TVBS新闻主播。在她最近播出的寻根之旅影片中表示,翟翾的爷爷带着尚年幼的父亲迁往台湾,终其一生未踏上故土。  

  在今年4月,翟翾带著父亲回到河南孟州寻根,受到了当地村民的热烈欢迎。面对家乡亲人和同胞的关爱,翟翾和父亲非常感动。她当时说,“我特意在老宅的地上刻下一个‘家’字。老家原本是模糊的概念,但真的回来后,心里顿时充满踏实的力量。没有根、没有自我认同的人,就像放弃了祖先的祝福。人不能数典忘祖,从家族、祖先而来的传承以及积累,就是每个人最大的祝福。”

相关新闻

RELATED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