勇于创新/校企研乌鸡肽 产品身价倍增******
图:江西汪陂途泰和乌鸡发展有限公司厂区生产车间。
泰和依靠71家规模养殖企业、20家加工企业协同发展,开发出8个系列140余种泰和乌鸡产品。泰和县乌鸡产业中心副主任肖志浦介绍,回归乌鸡产业本身,一产是基础,品控是生命线;二产是支柱,精深加工是关键;三产是支撑,销售是“王道”,有支撑,产业发展才有保障。
江西汪陂途泰和乌鸡发展有限公司拥有680亩的生态养殖示范基地和约42亩的生鲜屠宰、生物提取及预制菜深加工基地。公司董事长梁景湛介绍,要想提高企业竞争力,跳出产品同质化陷阱,就必须创新。今年,公司投入200多万元研发费用,和南昌大学食品学院合作,即将推出保健品乌鸡肽。在生产车间,每只泰和乌鸡经酶解、分离纯化等工艺后身价陡增─100公斤鸡肉仅能提纯8公斤小分子肽,每盒乌鸡肽产品售价达数百至数千元。
镇馆之宝 件件珍品******
图:镇馆之宝 件件珍品
2023年6月,“江西博物馆十大镇馆之宝”名录发布,江西省博物馆3件(组)文物入选。
新干大洋洲商墓文物精品
伏鸟双尾青铜虎
是存世最大的先秦时期青铜虎,有“虎王”之誉,造型栩栩如生,纹饰繁缛富丽,是商代青铜艺术的辉煌之作。
双面神人青铜面具
国内迄今所见唯一的商代双面青铜面具,人性与神性完美融合,反映了商代南方独特的信仰崇拜,具有极高的文物价值。
兽面纹鹿耳四足青铜甗
通高105厘米,重78.5千克,有“甗王”之誉。耳上立鹿传神,整个器物一次浑铸成形,体现了商代南方高超的青铜铸造技术。
活环屈蹲玉羽人
迄今发现最早的带活环玉饰。造型神秘,亦人亦鸟,反映了南方地区鸟崇拜,体现了高超的玉雕技术,在中国玉器史上有着崇高的地位。
元代“阳平治都功印”铭玉印
重要的元代道教文物,为元代以来张天师所用。“阳平”为道教“二十四治”的管理中心,“都功”指道教首领。玉质温润、雕琢精美、工艺细致,螭龙印钮显示至尊等级。
元代青花釉里红楼阁式瓷谷仓
罕见发现具有明确纪年(公元1338年)的元代青花釉里红瓷器,是江西省唯一入选国家首批64件禁止出境的“国宝”。造型独特,集红釉、青花、釉里红等高温釉彩于一器,是仅见的重檐庑殿顶楼阁式谷仓,代表元代陶瓷雕塑最高水平,对研究戏剧文化有重要意义。